2022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二級》11月1日專為備考2022年二級考生準備,幫助考生通過每日堅持練習,逐步提升考試成績。
單選題
1、與成就動機關系最密切的是個體的( )。
- A:個人能力
- B:抱負水平
- C:人格特點
- D:智力水平
答 案:B
解 析:抱負水平是個體從事某種實際工作前,對自己可能達到的和期望達到的成就目標的主觀估計。抱負水平與成就動機有密切的聯(lián)系,個體抱負水平的高低取決于其成就動機的強弱。?
2、編制心理測驗的過程中進行預測時應注意()。
- A:預測對象應隨機抽取
- B:題意不清的項目可以忽略
- C:預測時限可稍微放寬
- D:施測過程可以靈活掌握
答 案:C
3、個體認知發(fā)展中,最早發(fā)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過程是()。
- A:動作
- B:感覺
- C:知覺
- D:條件反射
答 案:B
解 析:感知覺是個體認知發(fā)展中最早發(fā)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過程,是嬰兒認識的開端,他們通過感知覺獲取周圍環(huán)境的信息并以此適應周圍環(huán)境,嬰兒感知覺的發(fā)展不是被動的過程,而是主動的、有選擇性的心理過程。
4、由于任務的變化,注意由一種對象轉移到另一種對象上去的現(xiàn)象叫( )。
- A:注意的分散
- B:注意的動搖
- C:注意的轉移
- D:注意的起伏
答 案:C
5、按照F.海德的平衡理論,在P-O-X模型中,最重要的是( ?。?。
- A:P.X關系
- B:X.O關系
- C:X.P關系
- D:P-0關系
答 案:D
6、全部社會化的前提是( )
- A:性別社會化
- B:政治社會化
- C:道德社會化
- D:語言社會化
答 案:D
解 析:個體社會化是從掌握語言開始,全部社會化是以語言社會化為前提的
7、測驗只有用于與測驗目標一致的目的才會有效,是指效度的()。
- A:連續(xù)性
- B:相對性
- C:有效性
- D:絕對性
答 案:B
8、如李麗在這次考試成績的百分等級為95,說明()。
- A:其成績排名是第5名
- B:百分制其得分為95分
- C:100名被試中有95人成績低于她的成績
- D:有5人低于她的成績
答 案:C
多選題
1、“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边@句話要求從業(yè)人員要()。
- A:勇于創(chuàng)新
- B:德才兼?zhèn)?/li>
- C:以德為先
- D:禮貌待人
答 案:BC
解 析: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是北宋司馬光寫在《資治通鑒》里一段史實后面的一句名言,意思是才是德的支撐,德是才的統(tǒng)帥。
2、使用而質技術對應該注意( )。
- A:要做好充分的理論準備
- B:避免個人發(fā)泄
- C:以良好咨詢關系為基礎
- D:避免無情攻擊
答 案:BCD
解 析:使用而質技術應該注意:①以事實根據(jù)為前提;②避免個人發(fā)泄;③避免無隋攻擊;④要以良好咨詢關系為基礎,⑤可用嘗試性而質。
3、肖伯納說過:“倘若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而我們彼此交換這些蘋果,那么,我們依然各有一個蘋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而我們彼此交換這些思想,那么,我們每個人將有兩種思想?!蹦銓Υ说睦斫馐牵ǎ?。
- A:簡單的蘋果交換不產(chǎn)生增值效應
- B:思想交換違背能量守恒定律
- C:思想溝通,增進理解
- D:交流思想,開闊眼界
答 案:ACD
解 析:交換蘋果之后,每個人都仍然只有一個,沒有產(chǎn)生增值效應,思想在交換之后,每個人都增加了新的思想內(nèi)容,因此這句話是講朋友交往不應只注重物質交換,而應注重思想的交換,這樣能夠增加彼此了解,增進友誼;交流思想的好處遠遠超過物質上的交往,通過交流思想我們也能學習到許多知識,開拓視野。
4、經(jīng)營者的下列做法違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規(guī)定的是()。
- A:采取抽獎式的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為3000元
- B:處理有效期即將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積壓的商品
- C: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
- D:通過給予對方單位某技術人員提成的方式換取他手里的技術資料
答 案:CD
5、壓力的中介系統(tǒng)包括( )。
- A:認知系統(tǒng)
- B:生物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
- C:社會支持系統(tǒng)
- D:敏感器官系統(tǒng)
答 案:ABC
解 析:壓力作用于個體后,并不直接表現(xiàn)為臨床癥狀,而是進入中介系統(tǒng),經(jīng)過中介系統(tǒng)的增益或消解,事件的相對強度和性質可以產(chǎn)生某些改變。中介系統(tǒng)的三個子系統(tǒng),即認知系統(tǒng)、社會支持系統(tǒng)和生物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這三個系統(tǒng),都有性質相反的兩種功能:一是增益功能,使事件的強度相對增加;另一種是消解功能,使事件的相對強度減低。
6、在求助者中心療法中,自我概念指求助者()。
- A:對自己錯誤觀念的認識
- B:如何看待自己
- C:對自己的批評
- D:對自己與環(huán)境關系的認識
答 案:BD
解 析:求助者中心療法理論非常重視人的自我概念,但自我概念不同于自我。自我是指求助者真實的本體,自我概念主要是指求助者如何看待自己,是對自己總體的知覺和認識,是自我知覺和自我評價的統(tǒng)一體。自我概念包括對自己身份的界定,對自我能力的認識,對自己的人際關系及自己與環(huán)境關系的認識等。
7、激情的特點包括( )。
- A:反應強烈
- B:持續(xù)時間長
- C:會使人的認識范圍變窄
- D:會使人的分析能力降低
答 案:ACD
解 析:按情緒發(fā)生的速度、強度和持續(xù)時間的長短,可以把情緒劃分為心境、激情和應激。心境是一種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彌漫性的情緒狀態(tài)體驗;激情是一種強烈的、爆發(fā)式的、持續(xù)時間較短的情緒狀態(tài),這種情緒狀態(tài)具有明顯的生理反應和外部行為表情是一種強烈的、爆發(fā)式的、、持續(xù)時間較短的情緒狀態(tài),這種情緒狀態(tài)具有明顯的生理反應和外部行為表現(xiàn),激情往往是由重大的、突如其來的事件或激烈的意向沖突引起。在激情狀態(tài)下,人能做出平常做不出來的事情,發(fā)揮出自己意想不到的潛能。但也能使人的認識范圍變得狹窄,分析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因而在消極的激情狀態(tài)下人的行為也可能失控,甚至會發(fā)生魯莽的行為。應激則是在出現(xiàn)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險情景時出現(xiàn)的高度緊張的情緒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