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三級》3月15日專為備考2023年三級考生準備,幫助考生通過每日堅持練習,逐步提升考試成績。
單選題
1、20世紀20年代,臨床心理學家將會談法定義為( )
- A:有目的的交談
- B:有結構的交談
- C:有理論的交談
- D:有價值的交談
答 案:A
解 析:知識點: 心理診斷技能 /會談法 會談法是心理咨詢人員掌握的心理學方法之一。在20世紀20年代,臨床心理學家就把這種方法定義為“一種有目的的交談”。特別在初診接待時,心理咨詢人員都要采用這種方法獲得臨床信息以及建立與求助者之間的“幫助關系”。
2、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對解決新問題的影響叫( )。
- A:遷移
- B:干擾
- C:抑制
- D:啟發(fā)
答 案:A
3、《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wèi)生法》自()起施行。
- A:2012年10月26日
- B:2013年5月1日
- C:2018年1月1日
- D:2015年3月1日
答 案:B
4、()是指有意識地確立目的,調節(jié)和支配行為,并通過克服困難和挫折,實現(xiàn)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
- A:沖突
- B:意志
- C:能力
- D:動機
答 案:B
解 析:意志指有意識地確立目的,調節(jié)和支配行為,并通過克服困難和挫折,實現(xiàn)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
5、情感反應需要咨詢師具有以下哪種能力()
- A:真誠
- B:共情
- C:熱情
- D:解釋
答 案:B
6、遺傳決定論的代表人物是()。
- A:達爾文
- B:高爾頓
- C:華生
- D:霍爾
答 案:B
7、為使咨詢取得進展,最關鍵的是( )。
- A: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
- B:克服阻抗
- C:調動求助者的積極性
- D:矯正錯誤認知
答 案:C
解 析:為使咨詢取得進展,關鍵是要調動求助者的積極性,使其開始探索解決自身的問題。
8、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wèi)生法》的規(guī)定,以下屬于心理咨詢師工作對象的是()。
- A:患精神分裂癥的來訪者
- B:確診強迫神經(jīng)癥的來訪者
- C:抑郁發(fā)作的來訪者
- D:適應障礙的來訪者
答 案:D
多選題
1、強大自然災害后的心理反應可稱為( ?。?/p>
- A:災難癥候群
- B:興奮性行為
- C:破壞性行為
- D: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
答 案:AD
解 析:強大自然災害后的心理反應,有時近似PTSD。這種情況被稱為“災難癥候群”。該癥候群的產(chǎn)生及其特性有三個階段:驚嚇期,“失魂落魄”的樣子?;謴推?,“后怕”的表現(xiàn),受害者才出現(xiàn)焦慮、緊張、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復訴說自己的遭遇??祻推?,心理重新達到平衡。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是指在遭受強烈的或災難性精神創(chuàng)傷事件之后,數(shù)月至半年內出現(xiàn)的精神障礙。
2、需要()
- A:是有機體內部不平衡狀態(tài)
- B:是人對客觀外界事物的態(tài)度的體驗
- C:表現(xiàn)為有機體對內外環(huán)境條件的欲求
- D:是激發(fā)并維持個體活動的內部動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機體內部的一種不平衡狀態(tài),表現(xiàn)為有機體對內部環(huán)境或外部條件的一種穩(wěn)定的要求,并成為有機體活動的動力與源泉。情緒或情感是指人對客觀外界事物的態(tài)度的體驗,是人腦對客觀外界事物與主體需要之間關系的反映。動機是指激發(fā)個體朝著一定的目標活動,并維持個體活動的一種內在心理活動或內部動力。
3、評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
- A:重測信度
- B:內部一致性信度
- C:復本信度
- D:評分者信度
答 案:ABCD
解 析:四個選項都符合題意。對信度的評估方法沒有通用法則,因為不同的信度反映測驗誤差的不同來源,所以每一種信度系數(shù)只能說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義。
4、關于測驗的難度,應試測驗中包含的項目()
- A:平均難度0.7
- B:難度在0.5±0.2之間
- C:平均難度0.5
- D:難度在0.74-0.2之間
答 案:BC
5、咨詢階段是心理咨詢職業(yè)活動的階段,其工作內容包括
- A:明確求助者問題的嚴重程度
- B:調整求助動機
- C:制定咨詢目標和咨詢方案
- D:進行心理測驗
答 案:BC
6、引發(fā)臨床心理問題的關鍵點特征包括()
- A:是多數(shù)臨床表現(xiàn)的原因
- B:與多數(shù)臨床表現(xiàn)有內在的聯(lián)系
- C:無論形式如何改變其本身性質不變
- D:在個體發(fā)展中持久地存在著并隨著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而改變自身的形式
答 案:ABCD
7、與心理不健康有關的人口學因素可包括( )。
- A:文化程度
- B:性格特點
- C:動機水平
- D:生活方式
答 案:AD
解 析:心理不健康狀態(tài)可以出現(xiàn)在任何年齡段,但在青春期和更年期更為常見。性 別因素是一個復雜的向題,在不良情緒發(fā)生問題上,男、女各有特點。據(jù)近年來相關雜志發(fā) 表的調查報告來看,文化程度、職業(yè)、生活狀況、婚姻狀況、家庭結構、生活方式等,對心理健康狀況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