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職教網:包含各種考證等職教知識

網站首頁

您的位置:首頁 職業(yè)資格心理咨詢師 → 2023年03月03日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三級》

2023年03月03日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三級》

2023/03/03 作者:匿名 來源:本站整理

2023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三級》3月3日專為備考2023年三級考生準備,幫助考生通過每日堅持練習,逐步提升考試成績。

單選題

1、關于道德,準確的說法是()。

  • A:道德就是做好人好事
  • B:做了符合別人利益的事情就是有道德的
  • C:道德是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特殊行為規(guī)范
  • D:道德因人而異,沒有確定不一的標準

答 案:C

解 析:道德是依靠內心信念和社會輿論、風俗習慣等方式來調整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的特殊行為規(guī)范的總和,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由社會經濟關系決定。

2、對弱光敏感的視覺神經細胞是( )。

  • A:錐體細胞
  • B:雙極細胞
  • C:桿體細胞
  • D:水平細胞

答 案:C

解 析:視細胞層上有兩種視覺神經細胞:錐體細胞和桿體細胞。錐體細胞主要集中在中央窩及其附近,呈圓錐狀,在強光下起作用,叫明視覺器官。它能分辨物體的細節(jié)和顏色。桿體細胞呈桿狀,集中在視網膜邊緣及其附近,對弱光敏感,,叫暗視覺器官。它不能分辨物體的細節(jié)和顏色,只能分辨物體的明暗和輪廓。

3、WAIS—RC中的詞匯測驗分為()。

  • A:城市和農村共用一種
  • B:成人和兒童共用一種
  • C:城市用和農村用兩種
  • D:成人用和兒童用兩種

答 案:C

解 析:考慮到中國城市和農村的現(xiàn)實情況,WAIS—RC分別制訂了城市和農村兩個版本。

4、第一印象作用的機制是()。

  • A:近因效應
  • B:首因效應
  • C:光環(huán)效應
  • D:刻板效應

答 案:B

解 析:在印象形成的過程中,信息出現(xiàn)的順序對印象形成有重要影響,最初獲得的信息的影響比后來獲得的信息的影響更大的現(xiàn)象,稱為首因效應,而最新獲得的信息的影響比原來獲得信息更大的現(xiàn)象,稱為近因效應。首因效應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機制。第一印象一經建立,對其后來的信息的組織、理解有較強的定向作用,個體對后續(xù)信息的解釋往往是根據第一印象完成的。光環(huán)效應又稱暈輪效應,是指個體對認知對象的某些品質一旦形成傾向性印象,就會帶著這種傾向去評價認知對象的其他品質,即所謂的“愛屋及鳥”??贪逵∠笫侵溉藗兺ㄟ^經驗形成對某類人或某類事物較為固定的看法。

5、如果未能得到及時治療,( )常常進一步發(fā)展為被害妄想。

  • A:虛無妄想
  • B:妄想心境
  • C:妄想知覺
  • D:自罪妄想

答 案:B

解 析:妄想心境如果未能得到及時的治療,常常進一步發(fā)展為被害妄想。

6、古人所謂在無他人監(jiān)督的情況下,個人依然能夠按照道德的規(guī)劃和要求做人、做事的修養(yǎng)境界是()。

  • A:慎獨
  • B:內省
  • C:三思
  • D:內斂

答 案:A

解 析:為提高道德修養(yǎng),從業(yè)人員尤其應注意在獨立工作或獨處時要具有高度的職業(yè)良心,在任何時候都能嚴格按照職業(yè)道德要求去做,在獨處中強化職業(yè)道德情感。為提高精神境界,古人特別強調要做到“慎獨”?!吧鳌本褪侵斏?、警覺的意思,“獨”是指沒人看見、自己獨處。作為一種道德修養(yǎng)的境界,“慎獨”強調道德修養(yǎng)必須達到在無人監(jiān)督時,仍能嚴格按照道德規(guī)范的要求做事。這樣做不是出于勉強,也不是為了博得眾人的好感或擁護,而是發(fā)自內心的要求,是自己堅定的道德信念在行動上的具體表現(xiàn)。

7、在MMPI的566題版中,Q量表原始得分不能超過( )。

  • A:8分
  • B:10分
  • C:22 分
  • D:30 分

答 案:D

解 析:Q是疑問量表,對問題毫無反應及對“是”和“否”都進行反應的項目總數(shù),或稱“無回答”的得分。若在566題版中原始分超過30分,399題版本中超過22分,則提臨床量表不可信。

8、個體的全部社會化往往是以( )社會化為條件的。

  • A:性別
  • B:語言
  • C:道德
  • D:符號

答 案:B

解 析:個體社會化從掌握語言開始,全部社會化往往是以語言社會化為條件的。

多選題

1、強大自然災害后的心理反應可稱為(  )。

  • A:災難癥候群
  • B:興奮性行為
  • C:破壞性行為
  • D: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

答 案:AD

解 析:強大自然災害后的心理反應,有時近似PTSD。這種情況被稱為“災難癥候群”。該癥候群的產生及其特性有三個階段:驚嚇期,“失魂落魄”的樣子?;謴推冢昂笈隆钡谋憩F(xiàn),受害者才出現(xiàn)焦慮、緊張、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復訴說自己的遭遇??祻推?,心理重新達到平衡。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是指在遭受強烈的或災難性精神創(chuàng)傷事件之后,數(shù)月至半年內出現(xiàn)的精神障礙。

2、需要()

  • A:是有機體內部不平衡狀態(tài)
  • B:是人對客觀外界事物的態(tài)度的體驗
  • C:表現(xiàn)為有機體對內外環(huán)境條件的欲求
  • D:是激發(fā)并維持個體活動的內部動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機體內部的一種不平衡狀態(tài),表現(xiàn)為有機體對內部環(huán)境或外部條件的一種穩(wěn)定的要求,并成為有機體活動的動力與源泉。情緒或情感是指人對客觀外界事物的態(tài)度的體驗,是人腦對客觀外界事物與主體需要之間關系的反映。動機是指激發(fā)個體朝著一定的目標活動,并維持個體活動的一種內在心理活動或內部動力。

3、評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

  • A:重測信度
  • B:內部一致性信度
  • C:復本信度
  • D:評分者信度

答 案:ABCD

解 析:四個選項都符合題意。對信度的評估方法沒有通用法則,因為不同的信度反映測驗誤差的不同來源,所以每一種信度系數(shù)只能說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義。

4、從埃利斯總結的11條不合理信念中,可以歸納出的非理性思維方式包括

  • A:我喜歡如此→我應該如此
  • B:某些→所有的
  • C:確實如此→好像如此
  • D:總是→有時候

答 案:AB

5、以下屬于合理情緒療法的不完美目標的包括

  • A:改變情緒
  • B:改變認知
  • C:改變行為
  • D:完善人格

答 案:ABC

6、關于態(tài)度轉變,正確的說法包括( )。

  • A:說服者的吸引力越強,說服效果越好
  • B:信息喚起的畏懼情緒越強,說服效果越好
  • C:逆反心理會使人抗拒說服
  • D:接受者的分心總是有利于說服

答 案:AC

解 析:接受者對高吸引力的傳遞有著較高的認同,容易接受他們的說服。這是許多企業(yè)用明星做代言人宣傳產品的重要因素。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畏懼的喚起能增強說服效果。但是。如果畏懼太強烈,引起接受者的心理防御,以至于否定畏懼本身,那么就會使態(tài)度轉變變得困難。研究發(fā)現(xiàn),能喚起人們中等強度的畏懼的信息能取得較好的說服效果。在面對態(tài)度轉變的壓力時,個體的逆反心理、心理慣性、保留面子等心理傾向會使其拒絕他人的說服,從而影響態(tài)度轉變。分心的影響是復雜的,如果分心使接受者分散了對溝通信息的注意,那么將會減弱接受者對說服者的防御和阻抗,從而促進態(tài)度轉變;如果分心干擾了說服過程本身,使接受者不能獲得溝通信息,那么就會削弱說服的效果。

7、對于求助者,合理的近期咨詢目標包括()

  • A:鼓勵傾訴
  • B:宣泄情緒
  • C:與女友和解
  • D:尋找新工作

答 案:AB

網友評論

0
發(fā)表評論

您的評論需要經過審核才能顯示

精彩評論

最新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