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職教網:包含各種考證等職教知識

網站首頁

您的位置:首頁 學歷類成考(專升本) → 2023年10月13日成考專升本每日一練《藝術概論》

2023年10月13日成考專升本每日一練《藝術概論》

2023/10/13 作者:匿名 來源:本站整理

2023年成考專升本每日一練《藝術概論》10月13日專為備考2023年藝術概論考生準備,幫助考生通過每日堅持練習,逐步提升考試成績。

單選題

1、重要的文藝理論著作《論藝術(沒有地址的信)》的作者是

  • A:普列漢諾夫
  • B:席勒
  • C:馬克思
  • D:恩格斯

答 案:A

解 析:《論藝術(沒有地址的信)》是俄國文藝評論家普列漢諾夫的著作。

2、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代表作品是()

  • A:《e小調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
  • B:《春之聲》
  • C:《田園交響曲》
  • D:《四季》

答 案:A

解 析:德沃夏克是捷克著名音樂家?!秂小調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的構思涉及的是作者對祖國的感情和個人的生活體驗。既威武雄壯,又柔美抒情的旋律,使《e小調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被認為是世界性的作品,德沃夏克也被視為世界級的藝術家。

3、書法名作《祭侄文稿》的創(chuàng)作年代是()

  • A:唐代
  • B:宋代
  • C:元代
  • D:明代

答 案:A

解 析:《祭侄文稿》的全稱為《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書法家顏真卿于唐乾元元年創(chuàng)作的行書紙本書法作品。

主觀題

1、音樂藝術: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p>

答 案: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祝》由何占豪、陳鋼運用協(xié)奏曲形式創(chuàng)作于1959年。作品探索小提琴藝術民族化,取材于民間傳說,融合交響樂與中國民間戲曲音樂表現(xiàn)手法,主要吸取越劇音樂素材,按照劇情結構布局,深入而細膩地描繪了梁山伯與祝英臺相愛、抗婚、化蝶的情感與意境,是中國風格交響音樂原創(chuàng)代表作。音樂用奏鳴曲式寫成,雙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展示出一幅風和日麗、春光明媚、百花盛開的畫面;獨奏小提琴從柔和樸素的A弦開始,在明朗高音區(qū)富于韻味地奏出了詩意的愛情主題;銅管以嚴峻的節(jié)奏、陰沉的音調奏出了封建勢力兇暴殘酷的主題;小提琴與大提寒的對答,時分時合,把梁祝相互傾訴愛慕之情的情景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弦樂快速的切分節(jié)奏,獨奏的散板與樂隊齊奏的快板交替表現(xiàn)哭靈控訴;長笛美妙的華彩旋律結合豎琴的級進滑奏把人們帶到了夢幻仙境。

2、戲曲藝術:《長生殿》 ?

答 案:清代戲曲家洪異的代表作。全劇分上、下兩部,共五十出,描寫了唐明皇與楊貴妃之間凄美哀婉的愛情悲劇。楊玉環(huán)被冊封為貴妃后驕奢放縱,排除異已,李隆基則淫逸無度,不理朝政。后來,安祿山謀反,倉促間唐軍無力抵抗,李隆基只好攜楊玉環(huán)奔蜀。行至馬鬼驛,六軍不發(fā),殺死楊國忠,逼死楊玉環(huán)。平亂之后,李隆基返回長安,日夜思念楊玉環(huán),派道士尋覓貴妃鬼魂,最后在嫦娥的幫助下終于在月宮團圓。《長生殿》以抒情的筆調,把動人的故事情節(jié)同廣泛深刻的社會矛盾有機地結合起來,并以具有典型意義的人物形象、宏偉的場面和優(yōu)美的曲調,把古典戲曲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3、電影藝術:《羅生門》

答 案:《羅生門》是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的代表作品,1950年攝制。影片圍繞一宗殺人案展開,三個當事人為了自身利益而說謊,一位旁觀的樵夫也為私利而不愿說出真相。簡單的情節(jié)蘊含著深刻的哲理:人性中存有深暗、丑陋的一面,有些人為了掩飾自己的丑陋,不惜扭曲事實、嫁禍于人。影片剖開了人性的陰暗面,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影片以不同的拍攝機位、運動節(jié)奏展開對不同人物的描述,有效地表現(xiàn)出各自的心理活動。影片表現(xiàn)三個當事人與樵夫時使用了明顯不同的手法:表現(xiàn)當事人時選擇主觀的視點,呈現(xiàn)了貌似真實的情境;表現(xiàn)椎夫時則有意拉開攝影機與人物的距離,形成似乎客觀的情境。演員表演充滿了力與情的沖突。整部影片顯現(xiàn)出黑澤明濃郁粗獷的獨特藝術風格。

論述題

1、聯(lián)系實際說明藝術風格、藝術流派、藝術思潮的相互聯(lián)系與區(qū)別 ?

答 案:(1)藝術風格就是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個性與藝術作品的形式情境交作用所呈現(xiàn)出的相對穩(wěn)定的整體性藝術特色。風格是藝術家創(chuàng)作個性成熟的標志,也是一部作品達到較高藝術水準的標準。風格既包括藝術家個人的風格,也包括流派風格、時代風格、民族風格等。藝術風格具有繼承與獨創(chuàng)、穩(wěn)定與漸變、多樣與同一的特性。 (2)藝術流派是指思想傾向、審美觀念、藝術趣味、創(chuàng)作風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藝術家所形成的藝術派別。藝術流派的形成大致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是自覺形成的,有一定的組織形式和共同的藝術主張;第二種是不自覺形成的,僅僅因為創(chuàng)作風格、類型的相近而呈現(xiàn)流派特征;第三種是由他人將其歸納為特定流派。 (3)藝術思潮是指在一定社會條件下,由于受到一定的社會思潮和哲學思潮的影響,藝術領域所出現(xiàn)的具有較大影響的思想潮流和創(chuàng)作傾向。 (4)藝術風格、藝術思潮與藝術流派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但又存在著明顯的區(qū)別。藝術流派是藝術風格相近或相似的創(chuàng)作主體的群體表現(xiàn)。。藝術思潮常常包容一個時期內多個藝術門類中多個流派的藝術主張。以現(xiàn)代主義為例,作為一種藝術思源,它興起于 20 世紀初,落于 20 世紀 50 年代,延伸至。其間生成了來主義、達達主義、表現(xiàn)主義、超現(xiàn)實主義、立體主義、抽象主義、后期象征主義、意象主義、荒誕派等多種藝術流派,形成了多種藝術風格。其中有的藝術流派還可以分出更細的藝術流派。

2、論述藝術鑒賞的性質和主體能動性 ?

答 案:藝術鑒賞是一種以藝術作品為對象、以受眾為主體的欣賞活動,是接受者在審美經驗的基礎上對藝術作品的價值、屬性的主動選擇、吸納和揚棄。它是一種積極能動的再創(chuàng)造活動。 藝術鑒賞的主體能動性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 (1)對藝術作品審美娛樂屬性的享用。一般人進行藝術鑒賞的最直接目的就是獲得娛樂享受。 (2)對藝術作品審美認知屬性的認知。指鑒賞者從自身的關注點出發(fā),可以獲取有關藝術的專業(yè)知識,或者對作品所表現(xiàn)的自然和社會產生一定的了解。 (3)對藝術作品文化價值的闡釋。有一定文化修養(yǎng)的鑒賞者能夠發(fā)現(xiàn)和判斷藝術作品是否具有深層文化價值。 (4)對藝術作品形象或意境的再創(chuàng)造。藝術鑒賞的過程實際上是鑒賞者根據自己的生活閱歷、審美經驗對作品中的形象或意境進行再加工創(chuàng)造的過程。

3、結合藝術作品,闡述藝術活動的基本性質與特征

答 案:藝術活動的基本性質:藝術活動是以特有的藝術語言體系為媒介,以創(chuàng)造形象或意境滿足人類審美需求為目的的精神文化活動。藝術活動的基本特征:(1)藝術活動的形象性。形象塑造是藝術活動特有的方式,是主體對于客體領悟式的審美創(chuàng)造,其思維方式以感性為主,重視審美體驗而不以理論分析為主。(2)藝術活動的情感性。藝術活動中的情感即審美情感,是一種無功利的、具有人類普遍性的情感。情感在藝術活動動機的生成、創(chuàng)造與接受過程中均是重要的心理要素,也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基本元素。(3)藝術活動的審美性。藝術活動區(qū)別于其他具有意識形態(tài)屬性的社會實踐活動,具有較強的美感呈現(xiàn)特征。藝術的意識形態(tài)特性隱含在審美特性之中,它使藝術的審美世界具有更廣闊和深邃的內涵。注:結合案例,進行一定的分析和闡釋,例證有說服力,邏輯清楚,再酌情給0~7分。

簡答題

1、藝術傳播有哪些要素? ?

答 案:構成藝術傳播的五個要素是藝術傳播主體、藝術傳播內容、傳播媒介、受傳者和傳播效果。藝術傳播主體即藝術傳播者,指藝術傳播活動中傳送藝術信息的人或機構,是信息的起點和源頭。藝術傳播內容是指通過傳播媒介傳送的藝術信息,包括藝術活動的現(xiàn)象和意味。傳播媒介是用來承載并傳遞藝術信息的載體和渠道。受傳者是指藝術傳播活動中接收到藝術信息的受眾。傳播效果是藝術信息在傳播活動中產生的效應,及其對受傳者產生影響的程度。

網友評論

0
發(fā)表評論

您的評論需要經過審核才能顯示

精彩評論

最新評論
?